惯性只是"运动滞后力"的说法对吗?反相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5 19:42:40

不对。惯性不是力,只是物体维持原来运动状态的一个“状态”

摘录<牛顿第一定律可以休矣-对惯性进行新的探讨>:

不能真正的理解惯性就不能很好的利用和克服惯性。为明了起见,下面请允许本文举例来加以说明:当我第一次学习驾驶行车时,师傅就告诉我说,每次当行车到达预定点之前,就必需提前关断电源。我问这是为什么?他说因为惯性。我问是那种每个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其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吗?师傅听后沉思了一会,突然惊奇而好笑的问到:什么?照你这样说那还了得吗?那行车不是要跑出厂房、跑出地球去了?!再则这种说法与提前关断电源又有什么关系?这种说法显而易见的根本的违背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。他接着说:惯性并不是你所说的那种性质,而是每个物体都具有的既蓄藏能量又不蓄藏能量的性质。说蓄藏能量,是指物体受到外来推动时;说又不蓄藏能量,则是指物体受到的外来推动撤去时(这类似于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)。简单些说,惯性就是每个物体都具有的(力和运动不同步)运动滞后力的性质。你看,为什么在关断电源后行车还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?我们知道,能量是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的,那么现在行车的这一运动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?显然,这一运动的能量是在此之前行车上的电动机推动的结果,是所失去的电能----机械能的重新表现。此外你再看,破碎机上的飞轮、刨床上刨头、车床上的卡盘等等,在关断电源之后它们无不具有这种运动滞后力的性质。----显而易见,没有此失就不会有彼得,没有此消就无所谓彼长。在这里原因和结果(力和运动)是不能分割开来孤立的进行考察的,否则结果就只能是(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那样)作出错误的判断,得出错误的结论,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境地。从宏观方面来说,在今天的地球上,由于吸引巳经大大的胜过了排斥而变得完全被动,因此,在这里一切主动的运动都必需归功于排斥、归功于外来推动,而不能归功于吸引、归功于物体的自我保持。这是考察今天地球上所发生的一切力学过程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。
http://club.cat898.com/newbbs